討論網路安全、雲端運算 1500國代表與會 抨擊美國與ICANN有利害關係 握後門鑰匙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儘管美國已對管理網路的民營機構略為鬆手,網路管理論壇閉幕之日,與會者砲轟網際網路仍受美國強力控制。
主題為「網路管理—為所有人創造機會」的第四屆網路管理論壇,十五日在埃及度假勝地夏姆錫克揭幕,為期四天的論壇上,各國約一千五百名各界代表參與八十場小組討論,議題涉及網路安全、雲端運算、社交網站、開放性與隱私保護等課題。
美國商業部與網際網路名稱與號碼分配組織(ICANN)九月達成共識,成立小組審核ICANN在重要事務上的工作,試圖讓ICANN更具公信力。
總部設在加州的ICANN為非營利機構,負責管理網路技術核心的網域名稱系統。一九九八年起,ICANN便根據與美國商業部國家電信暨資訊管理局的協議運作。按協議,這個網路管理組織「獨立運作,不受任一機構控制」。
代表們在十八日的論壇指出,這個組織權力過大。日本國際大學全球通訊中心資深研究人員上村圭介說:「美國在ICANN仍有重大利害關係。這種利害關係人主義已達到令人關切的地步。關於公信力和透明度,他們已挑明這是一個必須要檢討的問題,不過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需要做的事。」
他說,網路管理方面,「美國仍握有後門鑰匙」。
網路的確是美國人的發明,但其他國家可不同意網路控制權應屬美國所有,因為網路運作有各國參與。
巴基斯坦ICANN會員巴吉瓦說,需要更多開發中國家代表。「就我在ICANN的經驗而言,我看到來自開發中國家的組織內員工太少,來自開發中國家的董事會成員也太少。」
中國民間社團代表更呼籲全面廢止ICANN,抨擊這個由科技大國主導的論壇形同無用。「缺少改革的網路管理論壇,沒有必要再延長五年授權。」
美國、日本和歐洲聯盟等,皆支持網路管理論壇延長授權。聯合國秘書長在接獲各國書面提案後,將決定是否延長授權。
中國代表也提到:「網路管理論壇與其他機構,探討研究有太多重複。」他說,在科技大國要求下,論壇發展進程的優先性已不如以往。
網路管理論壇成立於二○○六年十一月,是聯合國根據二○○五年突尼斯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的決定而設立,旨在讓全球討論網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