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訪中期間,曾接受中國《南方周末》報紙的獨家專訪,談及人權和自由的媒體,並感謝該媒體對他在大選期間的客觀報導。
歐巴馬在密集的訪中行程裡,未選擇中央電視台、新華社或鳳凰衛視,而選擇了南方周末,留給中國民眾不少聯想。有人認為,這是歐巴馬希望中國釋放資訊自由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有人認為,歐巴馬間接抨擊中國嚴控媒體,管制言論自由的做法。
歐巴馬在接受專訪後,發表給南方周末的一封信:「致南方周末和讀者:我們期待持續發展兩國的關係,同時祝賀你們,你們對重要政策的分析和流動做出了你們的貢獻。受良好教育的公民是一個高效政府的關鍵,而自由的媒體對於公民的見識貢獻良多」。
「為什麼是南方周末?」,據悉,這是美國大使館的建議,由歐巴馬拍板同意。美方在歐巴馬訪北京日期鄰近之時,才通知中方,要求中方安排,北京則在幾天前告知總部在廣州的南方周末編輯部。
《南方周末》創刊於一九八四年二月,發行量達六百多萬份。百度百科中稱其為,「中國少數敢於頂住壓力講真話的平面媒體」,文章作者多是「中國頗具思想性、前沿性者、以及新興受國外教育影響的精英」。
維基百科則稱,中國有「南方周末現象」:從九十年代中期後,該報報導的問題較尖銳,對一些事件的獨立調查和解讀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包括府官員、公司管理者,以及一些被曝光的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