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本月十五日正式展開對中國為期四天的訪問行程。這是美國總統歷史上首次在任期第一年就訪問中國,隨著歐巴馬的訪華,中美關係將重新再定位。
檢視美中的經貿關係可以清楚看到:美國向中國大量借貸,支援了美國空前規模的財政赤字,幫助美國拯救金融危機,走出經濟衰退;美國從中國大量廉價借貸、進口廉價商品,支持美國人民消費,幫助美國人民提高生活標準,同時也減少了通貨膨脹的風險。
除了在經貿上的密切關係外,在北韓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地區穩定和安全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全球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不平衡問題等方面,美國都急需中國的合作。
基於美中關係合作利多於弊,歐巴馬在日本訪問時表示,「美國不會遏制中國,中國對美國不構成威脅,一個強大、繁榮的中國的崛起,可能成為國際社會的力量源泉」。
然而,美中關係不會「全面性」的合作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種「議題導向」的關係,即在不同的議題上雙方關係可以表現出不同的關係。例如歐巴馬訪華所談論的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和地區衝突等三大議題,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將會是合作導向的關係;地區衝突所涉及的政治、外交、軍事問題將會是競爭關係。
前總統小布希曾一度堅持視中國為「競爭對手」,並採取「遏制中國」的政策,但在歐巴馬訪華之後,美中關係將變得更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