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最新研究指出,沒有正常懼怕反應的孩童、成年後較有可能犯罪。
學者在孩童聽到短促、大聲且不悅耳的聲音或輕聲後,測量其皮膚分泌汗水的狀態,此為人類受驚嚇的本能反應。學者藉此實驗,評估將近一千八百名三歲兒童的「懼怕反應」。
二十年過後,學者查看受測者的法庭紀錄。結果發現,二十三歲的受測者當中,有一百三十七名犯下重大罪行。這些有犯罪紀錄的成年人,在三歲時所進行的實驗中,都沒有正常的懼怕反應。
學者假設,孩童成年後的犯罪傾向與社會薰陶、種族以及性別的關連較低,但確定與部分腦部無法正常運作有關連。這份十六日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
:「若會不會犯罪是部分由神經發育所決定,將可藉由早期健康療法,加強預防且治療這個全球性的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