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一聽到「妞妞,親親」,鸚鵡「妞妞」便將紅喙湊上陳家嫻的嘴唇(圖/聯合報記者謝龍田攝)。罹患憂鬱症二十餘載的陳家嫻說,「妞妞陪我走出陰霾,有類似困擾的人不妨養隻鸚鵡試試。」
五十四歲的陳家嫻因為婚姻路坎坷,加上長子車禍腦部受重創,身心俱疲的她得了憂鬱症,長期靠藥物控制,經常足不出戶,連親友也不想搭理。

直到半年多前,陳家嫻買一隻月輪鸚鵡幼鳥,取名「妞妞」,居然讓她重拾養小孩的歡樂。陳家嫻說,她視妞妞為孫女,跟牠聊上個把小時也不厭倦,而且妞妞很貼心,總是專心聽她說心事。羽翼漸豐的妞妞很黏陳家嫻,「阿婆」走到那裡,牠就跟到那裡,夜裡「祖孫」還同房睡。
「原本不敢踏出家門的我,有妞妞相伴,終於走出來了。」陳家嫻說,旁人看到妞妞依偎在她肩膀,都想多看幾眼、聊上幾句,「我不再是個沒信心、不快樂的人。」
精神科醫師陳永興說,寵物治療可幫助病人釋放壓力、排解負面情緒,雖然鸚鵡治療是第一次聽到,但他認為與「狗醫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相信對憂鬱症病人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