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菊殘猶有傲霜枝

羅秀美 |2009.11.09
20235觀看次
字級

「菊殘猶有傲霜枝」出自蘇軾〈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此詩是宋元佑五年(1090),蘇軾擔任杭州知州時贈友人之作。

此詩所詠,由題目得知應為贈友,實則卻是以寫景為主。然其看似寫景,深究其內涵,卻又並非只單純寫景而已,前人乃謂此詩「曲盡其妙」。

此詩題贈劉景文,所詠卻是初冬景致,幾無一字干涉及劉景文的人品道德。蘇軾只寫道,荷花落盡的初冬時節,眼看當初在夏季時可遮雨的荷葉都沒了;但菊花雖已凋謝,卻仍有殘餘的枝幹挺拔如斯。藉由一荷一菊的對照,蘇軾不露痕跡的道盡他對劉景文人格的稱頌。

 如此婉曲的將寫人揉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上,著實高妙。對蘇軾而言,一年當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初冬時節,因此,無論橘或菊,都是隸屬於秋冬專有的自然景物,蘇軾更透過如斯巧妙的諧音,將菊(橘)所指稱的隱喻──高尚的人品與堅貞的情操,不著痕跡的帶出來。

因此,「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看似寫景,實則寫人。蘇軾以秋末冬初,荷枯葉凋的畫面,襯托菊謝仍有不畏風霜的枝幹挺立的畫面,以突顯好友的人品風範。是以,蘇軾乃千叮嚀萬囑咐,好友啊你應該記取一年裡最美好的季節,並非繁花似錦的春日,亦非炎炎好眠的夏季,而是橙已黃、橘猶綠的秋末冬初了。

 此外,蘇軾似也意指好友的年歲已臻成熟之境,如今應該也是結實累累的冬初之際,即使青春小鳥已不再,但至少已擁有極豐沛的人生經驗,如秋實般豐碩,亦足堪安慰了。

「菊殘猶有傲霜枝」便由此脫穎而出。後人常藉此以勉人應有如斯高尚的人格風範。無論殘荷如何,但殘菊的傲霜枝猶然挺拔於寒風中,生機勃然。

 蘇軾用心良苦的安慰好友,至少不能輕易的消頹喪志,因為你所面臨的人生正好走到它最金黃飽滿的時節啊。由是,「菊殘猶有傲霜枝」乃充滿積極正面的能量,對提昇生命境界,其意義非同凡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