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明集】熱情不再

楊昌年 |2009.11.06
693觀看次
字級

上一個世紀末評散文,當看到郝譽翔的〈窗外〉(與同名的另一篇軟性文學大大不同)時,不禁眼睛一亮,而在讀後又使我惆悵的感觸萬千。

這是一篇「小說體散文」;而由篇中的亡靈穿越重洋去新大陸訪舊,那又是新近漸漸已熱門起來的「超驗體」。

篇中的敘述者在高中時期熱愛文學:「記憶猶新的卻是當下那種汗水淋漓的舒暢快感,那像是全身細胞都張大了。在呼吸,在渴求著生命,其實也可說是渴求著文學。」如此龐沛的熱情在遠渡重洋——負笈異邦

——畢業執教之後竟然淡失:「它們只是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我也從未想去追回,那好像目睹身體上的某一部分在逐日枯萎下去,然後你便不得不承認它已死亡。」就這樣,他成了一位「拘謹乏味」的教授。

而使我瞿然的冷然出現:「我每天在課堂上教授文學,在文學理論的術語中玩弄遊走……」「然而真正的文學在窗外……」咦!這不正就是「新儒林」中,人之喚同業公會袞袞諸公的寫照嗎?教文學的必得要夾幾個英文單字,掛在口上的人名常是卡爾維諾、村上春樹、米蘭昆德拉……如果是哲學一定說太宰治,時常搬用的是解釋學、主題學、結構主義、後現代……對這些名詞懂不懂,教材套不套得上不重要,重在「玩弄遊走」,唬得學生一愣一愣的,這才是學貫中西的教授風範。

敘述者的女友在他出國之後車禍死亡,其後崔護重來,人面桃花俱杳,女友停格在骨灰罈上的照片依然年輕,而他卻已邁入中年,「一點一滴老去」。

其人之可悲不在髮白老醜而在他原本具有熱情的消失。重要的感染動力既去,教學功能又何能達成?使我服膺的是南宋魏了翁的「血氣可衰,志氣不竭」,儘管年華不再,但志業熱情永不衰竭,青年時的熱情理應賡續而與中年時的經驗,老年時的智慧相得益彰。而一般人卻是在人生的進展之中,棄卻了這種珍貴的動力,坐使歲月消磨,除卻馬齒徒增之外一無是處,這!未必太差了吧!

曾想把這篇影印分送給同人們參考,又想到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算了吧!只還是忍不住要在此「不吐不快」。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