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銀行三日公布報告指出,東亞各國經濟快速反轉,帶動全球經濟緩步復甦。但世銀也建議,東亞各國應該盡快調整貨幣政策,追隨以色列、澳洲與挪威的腳步,採取升息措施。
世界銀行公布「將反彈轉為復甦」報告,說明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經濟現況與未來發展。
世銀認為,儘管這次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是二戰以來最糟的一次,但東亞各國的實質經濟成長仍比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表現要好,也只比二○○一年網路泡沫化時差一點。
報告指出,這得歸功於危機發生之後,多數亞洲國家採取振興經濟方案、東亞各國過去以來累積的大量外匯存底、穩健的銀行體系、大量的企業與個人儲蓄、以及低的政府與企業債券。
其中又以中國、新加坡與南韓採取的擴大內需、增加基礎建設等政策,效果最為卓著;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則成效有限。
報告也指出,這次經濟危機讓一向採取出口導向的東亞各國,在風暴初期嚴重受創,多數國家的出口占整體GDP比重都大幅下滑。
南韓是唯一的例外。世銀認為,這顯示南韓在這一波經濟危機中,有效的從台灣與日本手中搶占海外市場,特別是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產品,如手機、記憶卡與液晶顯示器等。
世銀也提醒,東亞各國應該注意資產泡沫化的危機,中國、香港、新加坡都已經浮現資產泡沫的問題,房市飆漲。
報告並建議,東亞各國應該盡早調整寬鬆的貨幣政策,追隨以色列、澳洲、挪威中央銀行的腳步,避免市場銀根浮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