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風俗】川北劍南婚宴

楊仕甫 |2009.11.04
494觀看次
字級

川北農村流行著一句俗語:「要得發,不離八」,初八、十八、二十八是舉辦婚宴的吉祥日子。劍閣縣南有一叫金仙的地方,其農村婚宴獨具特色。

操辦婚宴,首先要邀請一位讀過古書又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支客(近似於主持人),客到之後,由支客按規矩安排席位。

婚宴開始,先由支客用半文半白駢句致詞,且一般有較固定的格式,先交代辦筵席的緣由,然後表示對對方的謝意。若是女方,則要當眾公布陪嫁的內容及彩禮;若是男方,也要當眾公布陪嫁的內容,並允許親朋好友參觀。接著表達對新人的祝願以及對親朋好友的致謝和致歉,最後宣布筵席開始。

劍南農村婚宴講究上菜順序:筵席開始,先上「一品碗」,這是一道蒸菜,用一只大碗盛上蒸熟的酥肉,肉不墊黃花、木耳之類。這道菜雖先上,但客人一般不會先吃。接著上「八大碗」,即每人面前擺一大碗豆腐。

接下來上「乾碟子」,即油炸成各種形狀的麵炸糖果,一般裝十三個小碟子,很多地方在上這道菜時,要同時在客人面前擺一張白紙,客人將糖果包好,散席之後可帶回家。

幾道菜過後才是正席,正席由炒菜和蒸菜組成,按順序先上炒菜,炒菜也有十三個,叫「十三花」;蒸菜沒有數量限制,一般有鹹、甜兩種口味,鹹的蒸菜主要用豬肉製作,甜的蒸菜用糯米製作。

參加婚宴,在劍南農村稱之為「吃酒」。但不像城裡筵席那樣,一人面前放一個酒杯,常常是一席只放一個碗,喝一口便傳給下一人,如不喝,就直接傳下去。端酒時須雙手捧著,以示禮貌。而且酒規非常寬鬆,往往量力而行,絕不硬行勸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