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有百年歷史、美國最大中小企業放貸公司之一的CIT集團(CIT Group)一日聲請破產保護,為美國歷年來第五大企業破產案。公司破產前,其資產總額為七百一十億美元,債務總額達六百四十九億美元。
CIT向政府求援遭拒,七月差點倒閉,在資金援助下,勉強維持幾個月,最近在上月二十八日再獲四十五億美元緊急融資。
在債權人力挺下,董事會已通過執行「預先包裹式」的重整計畫,以打消一百億美元債務。「根據計畫,CIT預計將減除約一百億美元負債,未來三年內,將大幅降低流動性需求,提高資本適足率、並加速重拾獲利。」CIT股東利益將被剔除,而美國政府為救助企業投資的二十三億美元將損失殆盡;這可能是透過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TARP)向銀行注入的公共資金首次蒙受損失。
CIT董事長兼執行長匹克(Jeffrey Peek)說,重整計畫將允許其子公司,包括CIT銀行在內,在整頓期間繼續營業。
其實外界這幾個月已普遍預計該公司會這樣做,因此不太可能在近期對金融體系構成很大衝擊,也不太可能引發嚴重的風險厭惡情緒。但CIT破產或會讓信貸進一步趨緊,並打壓美國經濟。
美第116家破產金融機構
與此同時,美國聯邦貨幣監理局上月三十日宣布,包括加州國民銀行在內的九家私人銀行當天倒閉,並由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接管。至此,加上CIT,今年美國倒閉金融機構達到一百一十六家。
這些最新被關閉的銀行以加州國民銀行規模最大,擁有超過七十億美元資產和六十八家分支機構,是洛杉磯第四大商業銀行。
這九家銀行均隸屬總部設在伊利諾州的美國FBOP銀行控股公司,FBOP成立於一九九○年,至二○○七年共併購二十八家銀行,是全美最大私人銀行控股公司之一。
分析人士認為,加州國民銀行等九家企業破產的主要原因,是其控股公司FBOP積累了大量銀行壞帳,並且在投資決策上屢次失誤。次貸危機發生前,該公司曾大量購買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優先股,導致蒙受八點五五億美元的巨額損失,最終因無法堵住這個巨大漏洞而被迫宣布旗下這些企業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