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橋梁都是用木頭、鋼筋或混凝土等建造的。然而,在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Cherrapunji),他們很有耐心,他們並非建橋,而是像在「種橋」。
當地居民讓樹木慢慢長成天然之橋。整個過程持續多年,這種方法造出的橋十分結實,看起來很神奇。
這種樹是印度橡膠樹的樹根堅實無比。這種樹除了本身的根外,它還會在樹幹某處長出次生根,次生根有助於印度橡膠樹在不利環境下茁壯成長。此一特點使得印度橡膠樹成為在乞拉朋齊眾多河流之上,搭建天然橋梁的理想材料。
乞拉朋齊常被認為是地球上降雨最多的地方。也因為這種極潮濕造就特殊地形,印度橡膠樹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樹根才能生存。
透過就地取材,用現存植物建橋,他們創造了一種與環境和睦相處的絕佳實例:不產生任何非有機廢料。
「樹根橋」是當地人用輔助工具引導其向某個方向生長而成。他們將檳榔樹幹挖空,將印度橡膠樹長出不久、細嫩樹根包起來。之後,樹根會經過水面慢慢生長。一旦到達另一邊,它們就能在泥土中生根。此時,就可將輔助工具取走,讓樹根在自然環境下生長,造出一座樹根橋。
樹根橋真正生根,變得夠堅實,至少要十到十五年。有些橋就算五十個人同時站在橋面上都不會塌,還有些橋已五百年歷史至今仍在使用。當地人一直在竭盡全力,保護傳統樹根橋不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