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見圖,陳智華攝)指出,台灣的大學國際化一大阻礙與過去太強調本土化有很大的關係,一百六十多所大學讓資源稀釋,教授薪資遠不如香港、新加坡,吸引不到好人才,教授若能國際化,加上制度完備,自然能吸引學生,提高教授薪資非常必要。
大學排名重不重要?郭位認為,排名不是所有,但「絕對不能忽略」;他也直指台灣「一味台大化」,學生不知所措,最好的學生都去讀台大,重排名「走火入魔」。台大很好,但並非每個科系都是最好的,學生應依興趣專長選系,就像博士生選導師最重要。
他說,香港大學排名好與國際化有關,英語為主只是其中一項,不是國際化最重要的,國際化主要是教授和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各國思維可激盪、溝通。
郭位表示,台灣有一百六十多所大學,結果稀釋資源,研究經費也受限,加上少子化,學校招不到學生,收尾很重要。台灣人口是香港三倍,學校數卻是二十倍,保守估計,未來台灣的大學「減一半不嫌少、三分之二都可以」,政府和大學要好好研究如何合併、轉型或收攤,例如給年長者就讀等。
郭位強調,排名兩字很刺眼,但就是一種評比和參考。他同意學校在排名外也要兼顧學生品德、教學等,但排名是趨勢,不能忽略。美國大學也重排名,排名好的學校不但容易募款,畢業生薪水高很多,不少企業並不面試排名低的學校學生。
郭位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工系,是台中一中、台南一中、建中校友,也是中研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