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乳癌是國內發生率上升最快速的女性癌症,一旦發現異狀,應盡早就醫,以免憾事發生。
一位大學女教師,一年多前乳房有腫塊,但因特殊宗教信仰,她深信只要堅定信仰和強忍,腫塊自然會消失。後來腫塊愈來愈大,檢驗確定為乳癌,她仍堅持不開刀,只用偏方草藥,最後導致腫瘤迅速蔓延擴大如臉盆般,已開始潰爛,才嚇得就醫。
署立雙和醫院放射腫瘤科伽瑪刀治療中心主任梁永昌說,這名患者乳癌的腫瘤,有如壞掉的蛋糕,直徑約四十公分,重三點三公斤,且因流水、流膿,傳出令人作嘔的異味,並嚴重壓迫到胸部及腹腔器官組織。
進一步檢查發現,這患者的乳癌細胞已轉到腦部及肝臟等器官,且對化學治療藥物產生抗藥性,預估生命只剩最後幾周。她自知痊癒無望,只提出兩個願望:「讓我可以坐起來」、「讓我別渾身流膿、流水…」
徵得患者同意,梁永昌透過直線加速器的放射線,像刀削麵一樣,將腫瘤組織一片片削除。四周後,腫瘤明顯變小,患者已可重新穿上內衣,甚至回校任教,一年多後因癌細胞擴大轉移而過世。即使如此,她還是多活了一陣子,人生最後一程的生活品質也明顯改善,走得較無遺憾。
雙和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賴基銘表示,乳癌罹患年齡逐漸下降,四十五至五十歲是罹癌高峰,除了X光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的篩檢之外,成年婦女應經常自我檢查乳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自我檢查乳房並不難,賴基銘建議婦女不妨選在沐浴時,站在鏡子前,觀察兩側乳房的大小、對稱性、乳頭形狀及乳房皮膚是否有不正常皺褶等,再用手以劃圈圈方式,按摸乳房是否有硬塊。發覺異常,應立即就醫接受更詳細檢查。
北縣明年 45歲免費乳房篩檢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台北縣政府衛生局科長賈淑麗表示,北縣明年一月起率先將乳房X光免費篩檢年齡由五十歲下修到四十五歲。
另,響應國際乳癌防治月,雙和醫院十七日下午將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合辦「ㄋㄟㄋㄟ大作戰」乳癌篩檢活動,現場還舉辦婦女健康園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