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執政工黨政府十二日宣布,出售部分政府資產,藉以改善政府的財政狀況,抗衡在野保守黨所提出的大幅縮減開支方案。首相布朗公布第一階段出售政府資產的詳情,估計整個計畫可為政府帶來一百六十億英鎊(約美金兩百五十億,新台幣八千一百九十五億)進賬。
這是自從一九八○年代的私有化運動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出售政府資產行動。布朗表示,政府希望能在四年內把財政赤字削減一半,但在未來一年,政府的開支仍會繼續上升,確保各項社會項目不會受到影響。在二○一一年四月之後,整體政府開支的增長率才會回落。
第一批會出售的政府資產,包括在歐洲濃縮鈾公司(URENCO)內的百分之三十三股權、國營博彩公司Tote、橫跨倫敦泰晤士河的達特福收費大橋(Dartford crossing)、連接英、法的英倫海峽海底隧道的鐵路、學生貸款公司等。這批資產的價值估計達三十億英鎊(約四億七千萬美元)。
在金融海嘯及全球經濟衰退衝擊下,英國政府財政緊張,稅收減少,但開支卻節節上升,預估今年的赤字將高達一千七百五十億英鎊(台幣八點九兆),將成為發達國家中預算赤字最高的國家之一,規模將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十四。
不過,布朗表明,他反對保守黨所提出的即時大幅削減開支的方案,因為如果在時機未成熟下採取這種措施,只會窒礙經濟復甦,適得其反。
布朗向國民解釋:「我們有必要降低政府的財政赤字,同時要推動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不能在經濟復甦出現之前便把它扼殺。」
他表示,出售部分資產的目的,是要減少政府「非核心的商業活動」。未來兩年出售資產所籌集到的金錢,會用來資助新的投資項目,並協助政府償還部分債款。政府也準備待市場情況好轉時,變賣部分物業。
此外,儘管工黨和保守黨兩大政黨針鋒相對,但在減少財政赤字方面卻達成了共識—拿養老金「開刀」。
兩黨均表示,為減少政府的財政赤字,應提高勞工的退休年齡,使其延後領取養老金。其中,保守黨期望將勞工的退休年齡均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六十六歲。據該黨估算,如果從明年開始實施此計畫,政府每年的養老金支出可減少一百三十億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