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豐原訊】一般食物中毒多出現上吐下瀉症狀,但台中縣這次兩所學校疑似食物中毒,許多學童、老師反覆高燒四十度以上,讓人誤以為是感染HINI新型流感,紛紛要求快篩,也因為症狀「太不常見了」,統統未通報。醫師研判,這些患者可能是感染沙門氏桿菌,或是志賀氏桿菌,但後者的情況比較少見。
多名家長指出,小朋友感染症狀除了腹瀉,最明顯是反覆高燒,其中有一女童還燒到攝氏四十度以上,他們多以為是感染H1N1,趕快帶到醫院快篩檢驗。
多數醫院、診所看診後,也認為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腹瀉,沒想到是食物中毒,因此全部都未通報。
台中縣衛生局食品藥物科長陳淑惠說,一般食物中毒雖會發燒,但還是以上吐下瀉居多,這種症狀不常見,「真的很離奇!」
慈濟小兒科醫師吳漢屏說,該院有些疑似食物中毒患者,都是發燒、腹瀉,檢驗結果發炎指數高、白血球降低,研判感染沙門氏桿菌的機率很高,來源可能是不乾淨的肉類、蛋或未熟的海鮮等食物,飲水不潔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