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聲響起來 我心更感慨

章秋(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2006.04.24
449觀看次
字級

最近國內一片「漲」聲響起來,首先是糖價上揚百分之九,接著是汽油、天然氣漲了百分之八(中油表示還可能再漲),水電費及大眾運輸業者醞釀漲價,大學學雜費也要漲,全台灣中小學營養午餐亦將漲價,甚至還傳出建房屋用的砂石即將斷貨,導致新建房屋市場飆漲,「漲價」已成民眾必須面對的事實。

既然因國際原油價格站上每桶七十美元高價,連動所有物價上漲的壓力已成定局,政府該做的是,如何積極運用政策壓抑或平穩物價,讓物價上漲對民生活動、經濟發展的損害降到最低。可是筆者發現,執政當局似乎對這一波洶湧的物價漲勢,或許是處理經驗不足,可能是基於未來選舉考量,不僅沒有將物價上漲的實際情形,明白、誠實地告訴全民,反而還是不改「報喜不報憂」的習性,甚至大玩數字遊戲,只一味「粉飾太平」,卻不見平抑物價的有效作為。

物價有無上漲、消費能力是否下降、國力是否日漸枯竭,相信市井小民遠比政府高官來得清楚,因為每天的民生支出都在無形中增加,荷包愈來愈薄,人民的感受非常直接而且深刻。

現在各行各業對物價上揚已形成「預期心理」,以蔬果為例,只要一連下幾天雨,不論雨勢大小,也不管產地究竟受到多少影響,反正就藉下雨之名先漲價再說,消費者完全處於挨打地位,這就是「預期心理」的可怕。

物價漲個不停,而民眾薪資卻遠跟不上物價上揚的幅度,直接受衝擊的是中產階級,生活品質勢必被迫惡化、消費能力必然下降,愈來愈多靠死薪水過日子的家庭成員,開始對自己的前途憂慮,民心開始浮動,將會帶來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民眾不要政府虛假的報告,要的是政府拿出魄力,幫大家熬過這段物價高漲的時期,未來才能有希望走得更遠。

現在不但過度消費的卡債族已受到懲罰苦果,連安分守己的民眾,都被無所不漲的物價,壓到喘不過氣來,一股民怨正在形成,只是不知最後引爆點在何時而已,呼籲執政者多看看一般民眾的苦生活,別再一意孤行搞意識形態、制定新憲法,讓經濟發展陷入空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