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昨天在立法院總質詢中,要求行政院長吳敦義因香港行程造成的社會紛擾向國人道歉,吳敦義回應表示,他一貫的原則就是誠信,不必道歉,並表示如果民進黨「不要這樣抗爭,就不會造成紛擾了」。曾學仁/攝
混亂中首度施政報告、備詢 強調誠信 總統命令或完成任務是下台時機
【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昨天開議,行政院長吳敦義原訂上午十時三十分進行的首次施政方針報告,還未上台就遭民進黨立院黨團杯葛;直到十一時五十分,吳敦義才在混亂中上台,僅報告約十一分鐘。昨天下午進行總質詢,吳敦義強調,與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立法院審議通過後才會成立。
吳敦義在施政報告中對他的「行動內閣」提出五項施政重點,其中以「加速重建工作、強化治山防洪」列為首要,其餘分別是「完備疫情防治、確保國人建康」,「全力振興經濟、積極促進就業」,「兩岸互利共榮、務實拓展外交」,「全面興利除弊、鞏固社會安全」。
吳敦義說,政府存在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政府每一項政策提出,都必須思考對人民及國家未來發展的深遠影響,並應充分發揮同理心,「急民所急,苦民所苦」,設身處地傾聽民眾的心聲。
報告結束後,吳敦義在議場外受訪表示,民進黨籍立委要求他道歉,若他需要道歉,自然會道歉,但若他沒有可以道歉的地方,「怎麼能輕率道歉」,這樣會影響未來施政。
昨天下午進行總質詢時,面對民進黨立委質疑其香港行,吳敦義說,他一貫原則就是誠信,一定說實話,他是以立法委員身分到香港,沒有領取國家的補助,是花自己的錢到香港旅行,依照法律,且合乎道德,「應該是恰當的」,若日後發現有不實言論,他負一切責任,包括下台。
另一項朝野爭執點ECFA,吳敦義表示,兩岸簽ECFA必須「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三原則齊備。吳敦義說,政府在與中國大陸商談ECFA之前,一定會先跟國會簡報溝通,與大陸取得協議後,再跟國會簡報、溝通,簽署後再跟立法院報告,「絕對會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後才會成立」。他並強調,ECFA裡面絕對不會有「一個中國」的字眼出現。
至於政府債務問題,吳敦義指出,政府債務在金融海嘯席捲後略有增加,約二千二百二十五億元,必須採取適當擴張性措施,但債務增加還在可控制範圍內。
也有立委希望吳敦義說明下台條件,吳敦義沒有為下台訂日期,他表示,應馬英九總統命令、階段任務完成等,都可能是卸下閣揆職務的原因,他並期許自己「做一天好和尚,撞一天好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