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團退席抗議 法蘭克福書展蒙陰影

 |2009.09.15
93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是今年法蘭克福書展的主題國,但中國官員日前在德國的一場研討會上集體退席,為即將在十月中揭幕的書展蒙上一層陰影。

全球規模最大的圖書博覽會法蘭克福書展,今年預計舉辦六百多場與中國有關的演講、朗讀會、研討會、和京劇等表演藝術活動,可望吸引來自各國的三十萬人參觀。除了超過一百六十位中國作家允諾出席外,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等重要人士也將在書展發表演說。

不過書展還沒起跑,上周就傳出主辦單位因為中國施壓,婉拒原本受邀的異議作家戴晴和貝嶺,出席一場討論中國在西方形象的國際研討會。這件事曝光後,德國輿論開始抨擊書展主辦單位向中國壓力屈服。

今年七月才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法蘭克福市長羅思(Petra Roth),在研討會致詞時,批評書展主辦單位「不夠謹慎」,應該「挺住」,不能礙於壓力,就把原本受邀的客人除名。

隨後,主辦單位邀請戴晴和貝嶺登台致詞,不料包括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會長梅兆榮、作家莫言等人員的中方代表,突然集體起身離席,現場陷入一片騷動,會議瀕臨流產。

經過半小時的秘密交涉,中國的官方代表終於重返會場,不過條件是書展主席布斯(Juergen Boos)必須當眾向中方致歉,坦承事先沒有商量,就更改議程讓兩位作家上台。

由於法蘭克福書展一向以捍衛言論自由自詡,中國又是今年的主題國,中國的新聞出版審查、和國內的異議作家是否能順利出國參加書展等問題,勢必受到國際更多的關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