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澄的芭蕉是旗山的名產,也是父母親的最愛,本著愛屋及烏的心理,芭蕉在我心目中也在名列前茅中,淡淡的香氣,沒有榴槤、波羅蜜、芒果的濃郁,但一年要吃到一根芭蕉,是屈指可數的。
有一天藥石,走進齋堂時,遠遠的就看見一個小菜盆中堆滿誘人的芭蕉,心中一喜,心裡盤算著等會行堂詢問時,要把握「點頭」的時間,希望行堂能從後面先問,因為若從前面問,問到一半,芭蕉數量不夠,後面的沒有吃到的人可能會有失落感,更何況後面坐的都是來參加每月一次的唸佛的阿公阿嬤,那又軟又香的芭蕉,應該也是他們的最愛吧!
想著想著,行堂就在前一排,心裡想著:「如果把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這次用餐就會少一個人有所遺憾吧!」當誘人的香氣愈來愈近,前面一個一個同學都點了頭,當行堂來到我面前時,我毅然地搖了搖頭,把心愛的芭蕉讓給了比我更需要的人,在這之前,看到喜歡的就迫不及待地點頭示意,下肚之後,又得到了什麼?身體的滋養,還是貪慾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