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NBA「暑假」期間的夏季聯賽上,到處都充滿著夢想,許多在NBA周邊奮力前進的球員,希望能在這個夏天為自己找到一份合約,重返或進入那個夢想的國度。奧蘭多魔術隊的板凳席上,今年出現一個特別的球員,蘭斯‧歐瑞德(Lance Allred),和其他球員不同的是,他幾乎完全喪失聽力,曾經短暫圓夢過,如今奮力想重回NBA。
近日,歐瑞德還以自己的球生涯為內容,出版自傳「長射」(Longshot)。
讀唇語了解NBA
一九八一年出生,歐瑞德在高中之前並非籃球員,直到他念高中長高後才開始接觸籃球,還曾被評為猶他州的最佳高中球員。
「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為什麼我在聽力嚴重受損的情況下還能打球。實際上,我能透過閱讀唇語來了解到別人在說些什麼。」在歐瑞德看來,聽力問題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NBA生涯,甚至由於經常處於「旁觀者」的位置,讓他更透徹了解NBA的很多內幕。
身為虔誠摩門教徒的歐瑞德說:「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那些球隊經理,其實與高中球隊的情況沒有多大的差別,總是希望搞些拉幫結派的事情。區別僅在於,高中球隊沒有那麼多百萬年薪的小夥子。」
言詞之間,聽得出歐瑞德對球隊經理、教練之類的人物沒什麼好感,因為他之所以會喪失聽力,正是由於教練體罰所致。
教練體罰慘遭傷害
高中畢業後,歐瑞德在猶他大學打了兩年球,有一次,一直看他不順眼的教練要求他做弱智測試。歐瑞德回憶說道:「測試不到一半,測試人員顯得一頭霧水,問我到底要測什麼。我告訴他教練就是想羞辱我,儘管我的學習成績是全隊最高的。」
這位教練曾經有過NBA執教經歷,但看似德高望重的老教練,卻經常體罰球員,歐瑞德本人自然也難逃其其「毒手」,最後由於神經系統受到破壞,醫師診斷,歐瑞德失去百分之七十五的聽力。
教練的打擊並沒有讓歐瑞德心灰意冷,其他人也對他冷嘲熱諷,最後歐瑞德只好轉學到附近的韋伯州立大學。
在韋伯州大,歐瑞德再次成為明星球員,為了爭奪分區籃板王,他和猶他大學的安德魯‧柏格特(Andrew Bogut)爭得難解難分,最後柏格特名列第二,而他名列第三。在二○○五年的NBA選秀大會上,柏格特成了選秀狀元,但NBA球探都認為歐瑞德的運動天賦不足,不適合打NBA。
選秀落榜改赴歐洲
名落孫山的歐瑞德不得不去歐洲討生活,在全新的環境中,他努力克服由於聽力缺陷所帶來的困難:「在那裡,我試圖釐清很多事情,當然也遇到不少困難。我會興致勃勃地去玩些『猜謎』遊戲,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和旁人開些小玩笑。」
在歐洲,二百一十一公分、一百三十四公斤的身材,讓歐瑞德充分發揮中鋒的力量優勢;他到過土耳其、法國,最後到西班牙,但西班牙的俱樂部說他膝蓋有傷,不跟他簽約,無奈之下,歐瑞德結束了歐洲之旅。
回到美國後,歐瑞德開始征戰NBDL(發展聯盟),尋求進入NBA。在二○○七—○八年賽季的比賽中,他效力於愛德荷野馬隊,原本只是第三號替補,沒有上場機會,但機會在一個星期內就來了:先發中鋒受傷,第一替補被召回NBA,第二替補去土耳其發展,而他終於得到先發機會。
靠著出色的籃板能力和中距離投籃,歐瑞德沒多久就成為隊內的明星球員,出場三十八次,獲得平均每場十六點二分、十籃板、一點六助攻的出色數據,並入選該賽季的NBDL明星隊。
優異的表現,果然為歐瑞德贏得來自各方的關注,他收到很多歐洲球隊的邀請,儘管他在NBDL每年只有二萬美元(約合新台幣每月五萬多元)的薪水,遠少於歐洲球隊,但他的夢想只在NBA,他相信,只要堅持,這個夢想總會實現的。
圓夢10分鐘得3分
這一天終於來臨,二○○八年三月十三日,克利夫蘭騎士給了他一份為期十天的短約,作為「大班」華勒斯與「大Z」伊高斯卡斯的替補,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失聰球員,並在四天後圓夢,完成個人在NBA的首次演出。騎士接下來還給了他第二份十天短約,之後又直接續約到了賽季結束。事實上,他在騎士隊經歷過十七場比賽,但只在三場比賽中上過場,共出場十分鐘,留下四投一中,罰球二投一中,共得三分,並搶得一個籃板,犯規一次的紀錄。
即使未來仍然是未知數,但對歐瑞德來說,能在NBA打球,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說:「等我以後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告訴他,你的生命只有一次,你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首先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因為別人的言論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只有堅持才會成功。」
在二○○七—○八年賽季結束後,他曾短暫加入多倫多暴龍隊,但並未獲得正式合約,也沒有再上過場,很快就又回到NBDL。現年二十八歲的歐瑞德,並沒有因此放棄進入NBA的夢想,於是又出現在今年夏季聯賽中。
熱中文字出版小說
在籃球之外,歐瑞德還有一個在NBA球員中極罕見的愛好—寫小說。或許由於聽力受損之故,歐瑞德更熱中於採取文字表達的方式,結果練出不錯的文筆。除了自傳,他已經出版了兩本小說,內容以十四世紀的德國日耳曼騎士團為背景。歐瑞德解釋自己的創作動機:「那些為了正義而戰的英雄們,總是會讓人覺得很感動。」
不過,歐瑞德表示,目前最關心的既非籃球也非小說,而是自己的家庭生活。他說:「我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家庭,也知道孩子們需要怎麼樣的一位父親。我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進入上流社會,因為那裡充滿了罪惡與恐懼。我更希望帶著孩子們前往山谷中的教堂,讓他們在那裡獲得健康的成長。」
透過上述言論,人們能夠感受到歐瑞德那種強調獨立思考的觀念。在魔術隊夏季聯賽中,他接談起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我曾經待過很多地方,也見到很多事情,是否有人能告訴我,我到底是否選擇了正確的人生方向呢?其實世界是非常開闊的,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從以往的錯誤中汲取教訓,然後讓自己的孩子們也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