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文創商機 紮根中華文化 周功鑫談故宮文化創意園區

郭士榛/文 邱麗玥/攝 |2009.08.23
1515觀看次
字級


走進故宮禮品店,故宮文物所延伸出來的周邊商品,可說琳瑯滿目,大至原寸畫作的仿作品,如清明上河圖;小如以翠玉白菜圖像做成的手機鍊。故宮員工消費合作社總經理何春寰指出,故宮禮品店內每一樣產品都是由故宮文物轉化成的商品,平均店內有二千項,甚至包含珠寶首飾,展現出不同產業、公司,都可以和故宮內容做各種產品結合。

文創園區將培育

優良創意團隊

故宮院長周功鑫表示,故宮現有的文創產品,是故宮的文物和一、二百家廠家合作成果,有一般寄售的委託產製,另外,還有品牌授權、影像授權。未來,故宮計畫更擴大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將成立「文化創意產業育才中心」就是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一起。

這個「文化創意園區」的育才中心,研習課程今年九月要開始,周功鑫說:「故宮的育才中心並不是訓練單一人才,而是訓練一整個團隊,這個團隊中除了設計師以外,還有行銷、發展、財務,至少有三到四人組成的團隊,在訓練過程中他們不但可以有共同的語言,對故宮的文物、中華文物、華夏文物必須有深度了解,然後創造出來的好東西。未來面對市場、行銷,團隊中等同已具備專業人士解決問題。」

故宮育成中心訓練角度也完全不同,因為是有特定和故宮合作的對象,因此培育過程和課程設計,都有故宮自己的考量。周功鑫指出,目前故宮紀念品,已有百家的產業一起合作,未來會在其中甄選大約十家,安排他們接受半年研習訓練,周功鑫說:「研習課程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打開他們,視覺、味覺、觸覺、聽覺、嗅覺的五覺感知,由不同感知中會有創意發生;第二階段是接觸文化,對文物的認識,利用故宮的數位典藏,在不斷觀賞中,訓練團隊接受文化深度薰陶;第三階段是開始創作,創作出好的作品。」

周功鑫指出,經過評選出來的佳作,故宮將與之合作。同時對團隊而言,若通路需求大,量產更多,可是資金不夠,院方還會介紹給經濟部、中小企業,協助創意團隊尋求資金;由故宮做橋梁,將充分運用文物收藏的特質,和創意產業做密切結合,在文化、創意、產業三方長期發展上有諸多幫助。

文創園區

展現無限創意

周功鑫強調,這些年來故宮觀眾水準提升許多,文建會於八十年代成立後,博物館也不斷成立,培養了民眾對文化藝術素養提升,只是要讓文化真正有創意、對產業有影響,需要從事創意工作者對文化了解深度增加,創作才會源源不斷,創意也容易獲得。

周功鑫表示,故宮現在的文化產品中,很多是潛在式直接轉換的商品,像是在馬克杯上的花紋或是T恤上印花樣等,由故宮發想出來的產品也有許多的連結,像手機鍊、手機套等都和生活相關連,然而這些還都只是表面,將來文化園區創意將是無限的,且一看就知是有設計感,又有古典中華文化味道。

周功鑫指出,未來園區中將會有許多創造的東西,有工作坊、體驗區、精品坊、可能也會有小型旅館提供觀眾住宿,休閒茶樓咖啡廳,建築也讓不同建築師發揮他們的創意,但從建築到家具、器皿都是帶有故宮元素,所有創意產品也可以體驗、購買、學習。園區完成的話,文創部分是和產業完全結合,對社會影響很大,因為產業品質、形象都會因對文化認識的提升,而成就廠商好的品牌的形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