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五台山論壇 學者指出 日僧留學中國 不僅帶回宗教 並及於藝術、文學等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首屆五台山論壇於十三至十五日進行,來自海內外專家學者、高僧大德雲集,從國際視野和多種角度,對申遺成功後的五台山定位和發展進行探討。日本金剛院佛教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小島裕子指出,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對日本文化影響甚巨。
小島裕子在論壇上表示,自十二世紀末開始,來五台山求法巡禮的日本僧人絡繹不絕。在盛唐五代宋元時,日本名留史冊的三十二位僧人曾至五台山取經學法,使佛教文化廣泛傳入日本,對日本的佛教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小島裕子從「五台山文殊」在日本佛教文學和藝術的世界,是如何被日本接受並展開本土化過程,她同時亦闡述其歷史意義。她表示,日本國內的五台山研究成果,還回流至中國,期待日後加深兩國歷史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而日本東京大學佛教青年會坐禪會指導禪師小島岱山表示,五台山佛教文化對日本影響的範圍不僅限於宗教,還在藝術、文學等各領域影響深遠。小島岱山舉出實例,中國有「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諺語,在日本則有「三個凡人有文殊智慧」的說法,可見文殊菩薩在日本亦是智慧的象徵,證明五台山的佛教已經深入進入日本人生活中。
五台山自古為文殊道場,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從唐代開始,五台山信仰就遍及南亞及東亞地區,文殊菩薩也成東方各民族佛教徒的共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