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和光同塵

 |2009.07.30
1580觀看次
字級

大學應是通識教育還是精英教育,始終爭論不休,有學者主張折衷,在通識教育階段,可以對部分學生每周安排七、八個小時特殊性向的菁英式「課程」,但不宜有所謂精英式「學校」,破壞了通識教育應有的「常態社會」。

社會的離心力來自過分強調術業專攻、尖銳突出;老子說,唯有在「和光同塵」的環境中才能挫銳解紛。既然要培養學生的社會向心力,就應在和光同塵的環境下才能竟功。

其實在孩子教育過程中,時時出現通識與精英之爭,有人把孩子送至貴族學校,師資、設備、環境都是一流,連同儕都是嬌生慣養,像在無菌室、象牙塔、無塵間,不被風吹雨淋日曬,不會汙染毒侵。但也有人故意把孩子送到鄉下學校,任其「天生地養」,結果如何,都很難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天下父母心。問題是,成龍成鳳往往因人詮釋而不同。有人認為兒女練就一身本領,就是龍就是鳳,有人認為兒女練就鋼鐵志氣,不怕苦不畏難,就是龍就是鳳,但也有人認為兒女一定要有驚人成就,成為人上人,站在社會頂端,才是龍才是鳳。

人生道上難免有風有雨,難免有病有痛,難免坎坎坷坷,未經風吹雨打,未經病毒侵襲,未經跌跌撞撞,一旦遇到狀況,不是唉聲嘆氣,就是怨天尤人,有人蹣蹣跚跚,有人一蹶不振,有人一病不起。

生活周遭,充滿細菌,充滿塵埃,充滿未知數,充滿未定感,唯有隨時應變,隨遇而安,與菌共存,和光同塵,才能走得順,走得長。(曾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