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徵婚廣告 如火星文

 |2009.07.28
93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夏瑪在《印度時報》分類廣告刊登的結婚對象條件,唸起來不像徵婚廣告,倒像檢查視力的圖表:「SM/KKB徵求4 PQM收入15 LPA。」

這些莫明奇妙的文字倒底在寫什麼?撇開縮寫字,夏瑪的廣告是希望:找到擁有專門職業的結婚對象(professionally qualified match,PQM)、年收入一百五十萬盧比(15 LPA Lakhs,約三萬美元)、尋找種性制度中屬於曲女城婆羅門(Kanya Kubja Brahmin,KKB)階級的合適對象(suitable match,SM)。

在印度,個人廣告涵蓋印度文化所重視的各個生活層面:包括宗教、種姓制度、職業、家庭地位、飲食習慣和膚色。

此外,在這個很在意膚色的國家裡,登個人徵婚廣告還得注明一下自己膚色是「白皙」、「小麥色」還是「黝黑」。

對急著尋找另一半的人來說,沒有所謂太過私密的問題,他可以問有過無效婚姻的人,「是否已經圓過房」。

花三十美元登廣告的夏瑪表示,已有多位符合他未來老婆條件的理想人選回應他的廣告。二十八歲的夏瑪在廣告中形容自己是「帥勁、白皙、高大、聰明的男孩」。

擔任教師的夏瑪一邊列出理想伴侶的條件,一邊表示:「我只要符合這些條件的女孩。」

他說:「我五呎十一吋高,所以我要一個五呎四吋高、皮膚白皙、輪廓鮮明美麗的女子。她至少需具備(大學)畢業的教育程度。」如果一切順利,夏瑪希望儘快成婚,「如果找到符合心中理想的女性,我這個冬天就會成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