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經濟對話 美國著眼貿差 中國關心美元

 |2009.07.28
460觀看次
字級

各有所圖 美盼能刺激經濟 創造就業機會 中要保障美債價值 聚焦長期問題 料無具體協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和中國二十七日起展開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儘管兩國在貨幣、美國貿易赤字、美中貿易巨額差距等方面充滿緊張,仍將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歐巴馬政府有意讓此對話集中於貿易差距,計畫在對話中強調,中國不能依賴美國消費者來拉拔全球經濟走出衰退,部分原因是美國家庭的儲蓄率已上升,使美國的消費者支出萎縮。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說,如果說過去的對話重點是「人民幣匯率」,現在已變成美元,中方將要求美方說明,要如何控制財政赤字、保護美元資產的價值,「中國最關心的是美元以及美國政策的穩定」。

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經濟體,彭博網站報導,全球經濟衰退突顯兩國的共同利益。中國希望保障手上的美國國債價值;美國則希望中國依賴內需而非外銷達到刺激經濟和創造工作擴大就業。中國持有八千零一十五億美元的美國公債,總額高居世界第一。

美國希望與中國的這項對話能刺激經濟和創造工作,其他的議題如氣候控制和北韓核子野心等,也會被討論。

很少人預測這項對話能彌補北京和華府之間的尖銳差異,但兩國政府都要藉此機會建立一個對抗性較低的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和國務卿希拉蕊就這次對話共同撰文,二十七日刊登在《華爾街日報》。文中說,美、中雙方必須戰勝關閉貿易、投資市場的誘惑,同時必須為兩國勞工和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新機會,讓各自國內民眾享受美、中經濟關係快速發展的利益。

蓋特納和希拉蕊還說,「如果美國和中國未合作,很少全球性問題能夠解決」。全球經濟的強度、地球環境的健康、脆弱國家的穩定和防止核子擴散的挑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和中國的合作。

國會眾院美中工作小組共同主席拉森二十六日表示,這次戰略與經濟對話重點在於「合作」,他已與剛抵達華府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見過面。

拉森表示,人民幣匯率問題在國會雖沒有往日火紅,但不意味著國會將停止對人民幣市場化的要求,也不意味著美國金融集團會放棄自己的要求。

不過,拉森判斷此次對話在金融改革領域將不會產生具體協定,「因為所有的協定都將聚焦於一些較長期的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