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篇--受限管制多 普及不容易

記者高堂堯/文‧攝 |2009.07.25
1372觀看次
字級

正式比賽中,空氣手槍要用單手持槍。記者高堂堯攝

即使本身熱愛射擊運動,李文銘教練也不諱言指出,射擊是相對比較冷僻的運動項目,主要原因在於其本身的特性和限制。

「第一點是射擊槍支受管制、禁止私人持有,也不能隨時隨地練習;射擊跟游泳、體適能等運動一樣,都是屬於單人項目,但是差別在於『目的性』。」李文銘指出,游泳和體適能都可以促進全身的協調性、也具有塑身的功能,但是射擊不但無法達到這些目的,練習的過程也相當枯燥乏味。

「就光一個人,拿著一把槍,面對一張靶紙,持續重複機械性的上彈、瞄準、扣扳機動作,如果又打不好,既無聊又挫折。」因此李文銘在進入中正運動中心服務時,曾建議經營高層,仿效「夜市」經驗,納入更多休閒娛樂的元素,如提供贈品,送給射擊表現優異的消費者,或多增設BB槍射擊道等,但因故未能實現。

但射擊對身體也不是全然無益,特別是有助視力和平衡感的提升。郭文財表示,台灣學齡兒童罹患近視的比例,在全球數一數二,原因就在長時間用眼、左右眼使用不平均造成視差,「但視力是有可塑性的,瞄準動作正可以讓左右眼有平衡使用的機會。」郭文財表示,即使有近視,藉由練習射擊時凝視、觀察靶紙,也能抓住感覺、準確射中目標。

李文銘補充,射擊真正的意義其實在於精神層面,「準備射擊時不能過於緊繃,必須先放鬆身心,也將腦袋和心思放空。」正因為射擊是亟需專注力的運動方式,李文銘表示心要先靜下來,讓腦、眼、持槍的手融為一體,朝前方目標直射而去,才有命中紅心的機會。

郭文財也認為,一旦掌握了射擊訣竅,得到的不只是優秀成績帶來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提升、思考角度的拓展,對生活壓力沉重的人們而言,更是絕佳的紓壓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