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媒體採訪 魏海敏2度受邀 「蘇維埃劇院」22日起 接連上演無底洞、昭君出塞
【記者郭士榛莫斯科報導】俄國媒體對台灣京劇超感興趣。二十一日有三十家莫斯科電子、平面媒體齊聚「蘇維埃劇院」,採訪即將於當地時間二十二日演出的國光劇團。
藝術節藝術總監瓦列里‧夏德林指出,俄羅斯人對於京劇形式很著迷,國光曾於二○○
三年以京劇天后魏海敏主演的全本《穆桂英》參加藝術節,今年第二次受邀參加。
雜耍譗無底洞豃
國光遠赴莫斯科參加「契訶夫國際劇場藝術節」,將連四天飆演《孫悟空大戰玉鼠精》和《昭君出塞》,導演李小平表示,配合大會主題「馬戲」,重新排演《無底洞》,舊瓶裝新酒、老戲新面貌。這次將「馬戲」精神灌入《無底洞》、《西遊記》也是中外皆知的著名神話故事,很適合大小朋友一同欣賞。
過去《無底洞》講究武功技巧,像武戲擂臺,可看到各樣翻筋斗、出手把子等,李小平指出,這一次光有功夫是不夠的,要以整體演出效果為出發考量,尤其是視覺及聽覺,讓技巧來服務劇情做適當安排,營造更加精緻化舞台風貌。
崑曲譗王昭君豃
六年前以全本《穆桂英》風靡當地的魏海敏說,《穆桂英》角色個性很合俄國女性,但這次「滿朝文武俱無用,教我紅粉去和番」的《昭君出塞》,則是齣悲劇,有很多演唱,表達王昭君遠離故鄉內心的悲涼,以崑曲展現,戲中和馬伕將有許多肢體互動。
京劇譗歐蘭朵豃
由於兩齣戲都由傳統中賦與創新精神,引發媒體好奇,魏海敏指出,京劇現代化,台灣占重要角色,一九八○年起京劇演出時,舞台上燈光、設計、道具都嘗試創新,不單是演出新戲,甚至希臘悲劇到莎士比亞,也都用京劇演唱,更將現代歐蘭朵、米蒂亞也編寫成京劇,都深具創新成份。
李小平表示,京劇除技巧外,空間美學也要有創意,縱使簡單道具一桌一椅,卻是不同空間的改變。而唱、唸、做、打更是京劇全面的表演,「契訶夫藝術節」上半場以喜劇輕鬆呈現神怪的打鬥技藝,但下半場則是展現女性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