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放學補習前,總有一種既陌生又冷清的感覺。陌生,沒有廚房的炒菜聲;陌生,沒有媽媽說菜煮好了的聲音;陌生,因為我聞到了便利商店便當的味道。
升上國中後,一個禮拜有兩天要去便利商店報到。不喜歡那裡的便當,總是吃飽了又覺得像沒吃一樣。後來我才知道難吃的不是便當,是一個人吃飯的感覺。
我喜歡那種熱熱鬧鬧的,大家一塊圍著餐桌邊吃邊聊天的氣氛,就像過年的時候,阿公、阿嬤、阿伯和哥哥姐姐坐在客廳互相關心、閒聊,等上桌吃飯,而廚房也沒閒著,媽媽和大伯母、二伯母正忙著切菜、揮動鍋鏟,還有抽油煙機的聲音響徹雲霄。
廚房是母親的領土,我總喜歡溜到裡面去看媽媽們燒菜的樣子。她們好像天生就會用刀子、電鍋,天生就知道這是高麗菜、這是大白菜;總是一邊揮動著刀柄、一邊談論自己的兒子女兒發生了什麼事;總會偷塞一塊剛滷好的豆乾在我嘴裡,要我不要跟阿公阿嬤說。小小的廚房,汗流浹背的身影,看起來瘦瘦弱弱,卻也是最安穩的避風港,一道道菜,從一雙雙粗糙的手中誕生,為全家人注入新的活力。
當媽媽收到我的母親節禮物而微笑時,我發現她皺紋變多了,她說她很感動,其實我有點想抱抱她。十三年了,一個比自己高、自己壯的女兒;十三年了,一個瘦弱的身影獨自養大了自己的寶貝女兒,沒有任何依靠,沒有任何肩膀,我的母親在廚房裡奮鬥了十三年,用一道道菜餚,點亮了整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