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車友都喜歡開著自己的「愛駒」上路,享受追風的快感,但但對其他用路人來說,多少會造成安全上的影響,既然喜歡玩車,怎麼不在Go-Kart場上競技呢?
Go-Kart(高卡)或Karting(卡丁)俗稱小型賽車,是所有賽車的最初級班,每一位F1車手在年少時,幾乎都有玩Go-Kart的經驗。
資深Go-Kart玩家老劉說,卡丁車運動是一項在人與自然融合過程中,透過對工具的掌握和控制,以最大的限度,去發揮人的生命潛能,並且不斷的從挑戰自我中,得到身心愉悅和健康的新興體育項目。
老劉指出,一般人都認為,賽車手只是開著車子在繞圈,體能需求不高,實際上剛好相反。當車手駕駛賽車時,由於急劇的加減速和轉向動作,車手需要承受龐大的離心力,對體能稍遜的人而言,甚至連舉起雙手去抓方向盤都困難。
以卡丁車 (Karting)為例,車手需要在將近二十分鐘的賽程裡,承受平均不低於2G(即車手本身體重的兩倍)的橫向重力,最高更會達到5G(正常人以橫向承受3G以上的重力,就很有可能休克)。另外,由於需要配戴頭盔,車手的頸部肌肉,需要承受頭部連頭盔重量二倍以上重力。
耐力賽則是考驗車手的長時間集中力,穿著厚厚的防火衣,在攝氏四十多度的賽道上,駕駛近十分鐘以上,會使身體水分大量流失。根據資料顯示,經過一場賽事後,車手平均會流失二至三公升的水分,所以卡丁賽車,其實是一項體能要求十分高的極限運動。
卡丁車運動,強調的是個人的技術、勇氣和冒險精神,如何超越自我,通過自我表現與自我實現,而在該項運動中得到愉悅感和成就感,便是卡丁車運動的本質。
Go-Kart不需要大力士般的強壯,短跑運動員般的速度,籃球運動員般的高大,只需要完美的控制所駕馭的工具,並且與各車隊領隊、車隊經理、隊友及機械工程師等相互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