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三個月前宣示政府要展開查弊肅貪,如今三個月到期,由行政院長劉兆玄主持「中央廉政委員會」公布報告結果。由於體制關係,國安局單獨召開記者會發布報告結果。此外,法務部為響應肅貪防弊決心,擬成立廉政署,並將廉政署組織法報院,但因調查局有意見遭行政院退回。
扁政府後期的最大弊端就是官員貪汙腐化,民眾對於肅貪的訴求十分熱切,肅貪政見是馬英九獲得民眾支持的主要原因;馬總統也急於兌現這項選舉承諾。民眾對於扁政府的貪風深惡痛絕,如果馬政府在肅貪上無法令民眾滿意,其政績可能就無法過關。
法務部提出的肅貪報告,十二項重大弊案是民眾所熟知的扁案、黃芳彥洗錢等案,這些都是已經著手偵辦的重大案件,每天在媒體上都已鉅細靡遺的報導,法務部的肅貪報告無法讓民眾眼睛為之一亮,一則這些案件的案情沒有大的突破,二則沒有發掘出新的弊案。
扁案所涉及的相關人士,例如二次金改的行賄者,大多約談了事,目前也只有陳水扁一人被羈押;外交弊案像是巴紐案的涉案官員不少,但也只有民間人士被收押,相關的官員都約詢了事。用常理思維就知道阿扁一人是無法成事的,法務部的這分報告,自然被民眾視為表面文章。
國防部的肅貪報告更是一堆數字,民眾最關切的買官賣官一案沒有結論,列出的個案都是校級以下的軍官,媒體言之鑿鑿的將級高階軍官一個也沒有。據知,軍方涉及買賣官位、採購弊案共有五十五件,涉案人至少一百四十六人在調查中,但是報告結果卻是如此「出人意表」,的確令人失望。
軍中的買賣官爵案傳聞甚多,其實買官最關鍵的還是在校級升將級,因為人數少競爭激烈,再則升為將官之後所有的榮銜和福利完全不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國防部這分報告是虛應故事。至於國防部的採購弊端應該也是常態,像尹清峰這麼大的弊案都查不出下文了,其他小案誰相信國防部會主動發掘?頂多拍幾隻蒼蠅,向民眾交差了事。
法務部還另外提了幾個制度上的興革建議,例如羈押聲請建立即時抗告、修訂貪汙治罪條例刑度和構成要件。這些技術性的修訂對於打擊貪汙當然有一些效果,但是根本的問題在於政府有沒有決心、執法人員有沒有膽識,如果空有一些武器在身而不願意動手,又有何用?
就以法務部打算成立「廉政署」為例,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調查局,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剝奪了他們原來的職權。廉政署是以法務部的政風單位為主體,如果廉政署成立,功能和權責勢必和調查局衝突,調查局的定位得從新再議。這個問題,法務部應早已慮及
貪汙是當前政風的最大、也是民眾最在意的問題。肅貪如果只是如期提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數據,不能做到讓民眾滿意,就算每月提出報告也只是虛晃一招而已。黃芳彥逃亡在外不到案,檢察總長每天被爆料吃魚翅宴,民眾能期待什麼?用力做表面文章,不如實實在在辦一件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