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昨日公布得獎名單,建築師王大閎、小說家王文興、表演藝術家金士傑、視覺藝術家陳界仁、剪接指導陳博文、指揮家廖年賦,在得知得獎訊息都非常高興。
王大閎八十歲退休後,過著淡泊生活,他的兒子王守正表示,正在午休的王大閎知道自己得獎後,一定會很開心,謝謝提名他的安郁茜,也感謝評審對他的肯定。王守正指出,這是王大閎第三次被提名,終於獲獎。退休前王大閎完成的作品,有雕塑家陳夏雨的住家,及澄清湖畔的別墅,現在的王大閎每日睡到自然醒來,除了走路不順外,身體狀況都良好。
金士傑指出,這是他這生第一次獲獎,內心覺得很高興,他決定要和蘭陵劇坊的老朋友,及指導老師吳靜吉一起分享這項榮耀,因為這項獎,是和他們一起成長後的結果。今年底他將和果陀劇場合作新戲,未來目標仍是多演些好看的戲。
陳界仁則認為,文藝獎是頒給台灣當代藝術界,而他只是代表領獎,因為當代藝術界每個人都努力,十多年來,當代藝術界付出許多,才得此榮耀,這是一種鼓勵。陳界仁表示,當代藝術不同於其他藝術,重要工作主要在於提出問題,必然會處理不同媒材,並依討論問題而改變。未來,陳界仁仍會依過去工作方式,以討論當代社會問題做下去,形式不同,媒材也不同。今年年底,陳界仁將參加韓國雙年展,雖是只限女性藝術家,但又有一單元不分性別,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殊展。
陳博文知道自己獲獎,雖很高興,但也表示,剪接工作不是年紀大才有功力,其實年輕人也有許多功力很好的剪接者。從事剪接已三十年的陳博文,覺得台灣的剪接技術人員缺乏,因為每個人都想當導演,有榮耀且掌聲多,但卻不知剪接和導演一樣重要,必需要有很深的藝術底蘊。他為了讓更多年輕人體認此道理,每年會不定期招收學生,以二個月到半年時間,免費訓練,希望培養接班人。
廖年賦得知獲獎哈哈大笑說,這是評審頒「敬老尊賢」的獎,他覺得音樂界優秀的年輕人很多,「是社會成就我,比我造就社會的貢獻還要大,」廖年賦說,因為有著優良的團員和觀眾,才可使他發揮指揮的功力,也才會有今日的成功。喜歡和年輕團員打成一片,以愛心和關心和年輕人溝通,被稱為「廖爺爺」的廖年賦,希望明年五月的四十二年團慶音樂會,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