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城鄉差距非公務員能勝任 將提案修法 內政部:須待社會共識
【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通過台中等四個縣市升格案,區長是否改為民選立即引發立委與內政部的不同意見。立委徐中雄表示,區長應有民選的基礎,將串連這些直轄市提案修改地方制度法。內政部長廖了以認為,升格直轄市若推動區自治,將造成一國兩制亂象,落實區自治目前沒有時間表,最快民國一百零三才有可能民選區長。
徐中雄指出,過去的北、高兩市都是高度都市化地區,預算豐沛,市民對公共資源的需求不特別迫切,區長由公務員來擔任,游刃有餘,但這波合併升格的直轄市,面對的是高度的城鄉差距問題。
徐中雄以台中縣和平鄉為例表示,不會因為從「鄉」升格為「區」,土石流就不見了,或是洪水不見了,問題的複雜和難度以及必須具備的機動性和行政效率,恐非官僚體系下的公務員能夠勝任,他才會提案增訂區自治專章,希望立法院在下會期完成三讀。
廖了以表示,北、高兩直轄市區長皆由官派,若新的直轄市在明年底同步進行直轄市長與區長直選,實施區自治,容易形成一國兩治的地方自治亂象;加上鄉鎮市整併屬於新任直轄市長的工作,不能不考量四年過渡期的可能,待台灣社會對區自治形成高度共識後,預期最快在民國一百零三年底的直轄市長選舉時同步進行區長民選。
他表示,行政院目前規畫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改制直轄市的首屆區長,傾向由當選的直轄市長擇績優鄉鎮市長派任。
至於一個區該有多大,廖了以指出,內政部目前對於直轄市行政區規模,不存在主觀看法,目前鄉鎮市確有整併必要,但要如何整併,必須尊重直轄市民以及交由社會形成最大共識,外界提出的直轄市行政區的二十五萬、三十五萬或五十萬人口門檻,都是參考數據,但不是唯一要件,必須考慮當地的地理與人文條件,進行通盤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