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陳繼儒的《小窗幽記》說:「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這方小印創作概念,由此而來。印材是江西石,石色巧妙,有紅白黑三色,頂紅、底白、線黑,石中蘊含一條明顯格紋,格線逶迆若山形。
印面以線描方式布局,取門扉兩扇緊閉圖樣,有門環一對,雲紋裝飾底部,治印係採用陳巨來的圓朱文線條刻成,精細、工整、爽利。
我住十一樓,重門兩道;一道鐵門,一道木門。門常緊閉,杳若深山,室外有一露台,花木扶疏,時聞蛙鳴鳥語,有山林之趣。日常作息有:觀日、焚香、聞鐘、洗硯、執筆、臨帖、聽雨、看山、賞魚、晏坐、翻經、冥想、高臥、校書、候月、試茶、夜話,以上皆與內人同享共樂。
我家進門即是書牆,一些與書、畫、印相關的文化類書籍,包含絕版的線裝善本。除了架上有書,也有散布各處書本,似乎都成了室內擺設,一張八人的會議桌充作大書桌也不夠用。某日,內人興來欲寫一副對聯,是臨鄧石如的隸書:「不於其中起妄想,直是此處多吉祥。」
事前工作除了磨墨準備紙筆之外,清理桌面的書籍最為傷神。經書歸位上架須安放得宜,畫冊有大有小本要依序排列,法帖名碑宜擺置顯位,最珍重的是原鈐印譜,一本一本放入書函後,得端舉至高層藏好。待桌案隨處的書籍整頓之後,我心裡想著「讀書隨處淨土」這句話是否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