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漆彈的花費並不算便宜,蔡武哲表示,場地費、教練費、槍支裝備租金都得轉嫁到子彈上,所以一名玩家一次大約收費五百至七百元,可以取得一百五十至兩百發漆彈,「不過,往往十分鐘就打完了。」加上北部漆彈場地處偏遠,車程多達一個半小時左右,因此蔡武哲的漆彈客源仍以企業員工團為主力。
沈祐葦也說,青壯年社會人士打漆彈才最厲害,除了參與時間較久、經驗豐富,像他們這樣接近選手級的漆彈迷多半會自己買槍,「槍依扳機可分機械式和高檔的電子式,一支好一點的槍都要價上萬。」因此,有經濟能力的上班族負擔得起,但對窮大學生來說是筆不小的開銷。
而打漆彈噪音大、用地廣,必須遠離市中心,「我曾建議國防部或教育部,將漆彈運動與校園軍事教育,或者新兵訓練和教育點召相結合。」戴學文表示,漆彈是最貼近戰事演練的活動,但因為上述限制都沒有下文,也造成推廣的困難。
此外,漆彈運動性偏陽剛、劇烈,自然不受女性朋友青睞、也不適合中高年齡層人士進行,「男女比例大概九比一吧。」
然而,沈祐葦卻表示剛打漆彈時,也曾被功力高深的女玩家「電」過,「技不如人呀,當時輸得沒話說。」莊澤宇也說,女漆彈手也有強者、對戰時不可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