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法句經】{23}正語的重要

文/本覺法師 圖/李鎬信 |2009.06.25
703觀看次
字級


「雖誦一千言,若無義理者,不如一義語,聞已得寂靜。」

——《法句經》

法句經中從一百到一百一十五的偈頌被奉為〈千品〉,用千、百來譬喻,言語的數量不如質的內涵更重要。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宣說教法的古印度,是一個崇尚神權的國度,在古老的信仰中,人只是作為神的附屬而存在,身分隨其誕生而被賦予鮮明的階級色彩,這就是印度等級嚴格的Caste(種姓制度),有尊貴如代替神管理國家的婆羅門,也有比動物還卑賤低下的首陀羅。

印度的種性制度直到今天還存在,制約著印度社會的發展,佛陀明確地教導我們,不要被外部存在的神所迷惑,在佛教的教理中,人是獨立存在的,淨化身心的鑰匙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肯遵循佛陀的教導,切實的去實踐,謹記在這條路上要善護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人間社會透過言語溝通交流,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言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時下社會充斥著謊言、阿諛,就連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之間也因為這些不良的話語而受到了影響。

空氣污染讓生活在其中的我們感到眩暈,不正的言語同樣污染著社會,每日的言語交流中沒有真實和信任,讓我們不知所從,所以佛陀一再強調善護口業的重要。

如文章開頭的偈頌中「千言不如一語」,一句有意義及聽後讓心靈得到平靜的話,好過千句無意義、與證悟涅槃無關的話。

人不是因為其出身、財產、地位等外在而有貴賤之分,支配印度社會的等級制度是荒唐無稽的,人沒有天生的貴賤之分,人的貴賤在於其行動和言語,那些心存歹念、裡外不一、滿嘴謊言的人才是真正的賤民。

那些不知感恩、沒有同情心、破壞環境、貪婪、盜竊、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沒有德行卻貪圖別人尊敬、擁有大量財產不肯佈施、不孝敬父母的人,都可算是賤民。印度人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被打上貴賤的烙印,佛陀反其道而行之的千金之言是何等的偉大。

今天的我們也要自己體會「貴賤」的含義,並確實的實踐,把這個真理銘刻於心中,廣為傳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