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一切問題根本,而民生問題又以經濟為主軸,如果經濟事項沒有搞好,那麼人民都活不下去了,則其他層面的事情弄得不錯,也是徒勞無功。
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義,衣食足而知榮辱。」其中之道理很簡單,基本的民生問題未能解決的話,那麼民眾除了鋌而走險之外,難道還有別的選項嗎?
換句話說,在饑不擇食的狀況之下,「男盜女娼」乃是形勢險惡環境裡,許多升斗小民不得不採取之「選擇」。所以歷年來美國各式各樣的選舉,眾多候選人中最常被提出的一句質疑,那就是:「牛肉在那裡?」
套用馬克斯的講法,經濟無非是最基本的「下層建築」,唯有經濟層面的事項獲得圓滿解決,其他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一旦經濟層面出了嚴重的病症,縱使天皇老子出面,仍然屬於無能為力,此為明白易懂之道理。
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外發出重誓,如果不能在半年內改善治安,則宣稱永遠退出政壇,其決心及毅力自不在話下,然而卻用錯了方向,除了個人做無謂的「犧牲」之外,對於國家整體的治安環境之改善,其實是毫無幫助的。
質言之,現階段行政院應該劍及履及的事務,可以說首推「拚經濟」不為過。假設經濟能夠日漸起色,足以預期的是燒炭自殺的人少了,而搶劫盜竊的案件,亦必然大幅減少,這才是改善治安正本清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