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淫欲的觀法,除九想觀、八背捨、八勝處外,尚有十一切處:又名十禪支,十遍處定。總合一切萬有為一對象而觀之,其方法有十種:如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是也。若住於水想,則世間萬有及自身,皆成流動之觀。其他九項也是如此觀。
以上,所說的八背捨、八勝處及十一切處,此三者為遠離三界貪愛之禪定也。但修不淨觀時,若生恐懼之心時,可以八念法來對治。八念,即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出入息、念死。八念法,能將心引向光明、趨向純淨,逢緣遇境時,智慧越來越深廣,時常心存八念法,可除怖畏、修福慧、現證解脫安樂。
.慈心觀
若生起瞋恚心,當用「慈心觀」來對治。之前所說的忍辱波羅蜜,是普遍性的對治法,現在就個別因緣來論「慈無量心」。修四無量心,以悲無量心為對治者:若見眾生苦,生起甚深的悲愍,欲拔眾生之苦;若以此心念修觀,能與悲相應。
以慈無量心為對治者:觀想要使眾生獲得快樂;若緣此心修觀,與慈定相應。以喜無量心為對治者:觀想要使眾生獲得快樂,而生大歡喜;若緣此心修觀,能與喜定相應。以捨無量心為對治者:捨離愛執、憎恨想,安住平等觀;若緣此心修觀,與捨定相應。獲得此四定之行者,對於所有眾生,就不會生起瞋心。
.因緣觀
若是攀緣邪念、顛倒,當用「因緣觀」來對治之。《雜阿毘曇心論》以「界分別觀」破除我執,今以「因緣觀」破除我執。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破斷、常顛倒;過去、現在,或現在、未來之二世觀,破除我執;一念破除無明顯法性。若成就此觀,即能與理觀相應,助開涅槃門。
.念佛觀
若是修道時,常生起睡眠意,障礙修道,即用「念佛觀」來對治。把心繫緣於莊嚴的佛像上,從一相的觀想至所緣相貌,清楚明了。即能破除障道的罪業,見十方佛,與理觀相應,助開涅槃門。
修禪思惟時,所生障礙及對治,如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