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也較弱 易罹肺炎、中耳炎 打罵強迫吃飯 孩子會更排拒
【本報台北訊】小孩子容易對味道較特殊的食物如紅蘿蔔等拒吃,偏食寶寶容易營養失衡,研究發現,光是身高就可能比平均值矮五公分,也容易生病,讓家長每次餵食寶寶總是用盡辦法,但儘管半哄半騙或談條件,最後輸的一方幾乎是家長,氣得家長不得不用打罵方式,專家提醒,如果家長太兇,孩子會更排拒吃飯。
一項針對三百名二至四歲學齡前兒童家長所做的「學齡前兒童營養攝取與身高體重關聯大調查」發現,高達四成七的小寶寶嚴重選擇性偏食,偏好特定食物,三餐攝取的食物種類不足五大類,以致於營養失衡。與同年齡寶寶的平均理想身高、體重(生長曲線圖五十百分位數值)相較,身高竟矮了五公分,體重也輕二點六八公斤。
除了體重輕、長不高,偏食寶寶可能因為免疫系統較低,容易生病。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依利表示,瘦小寶寶較易罹患肺炎、中耳炎,有人因此反覆住院,問題就出在長期偏食造成營養失衡。洪依利在門診中,就經常遇見焦急的父母帶著小孩就診,有人不吃菜,有人不吃肉,還有不少小寶寶拒喝牛奶。
小寶寶最不愛吃的食物,依序是青椒、苦瓜、芹菜、紅蘿蔔等味道較重的蔬菜,加上顏色較深,許多小朋友一吃到這些食物,立刻吐出來,家長一點辦法也沒有。
寶寶偏食,也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緊張。洪依利表示,超過一半的家長進了診間,都會很無奈地說,為了寶寶吃飯問題,親子之間大鬥法,家長又哄又騙甚至打罵,但最後還是父母輸。有些家長抱怨,小孩白天在保母家或托兒所,吃飯速度很快,但回到家就是不吃,總要大人在後面追著跑,折騰了一兩個小時,大人生氣,小寶寶邊哭邊吃,要花好長時間才將碗裡的飯給吃光。
「不要為了吃飯問題打罵小孩!」洪依利強調,兩歲至四歲的小小孩正處於暴力、野獸期,如果家長太兇,他們就會將吃飯與打罵連結在一起,更會排拒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