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荷蘭圖賓根大學宗教學者馬賽爾‧普爾修斯和梯歐‧賽爾明克的研究,佛教已經成為繼基督教、伊斯蘭教之後的第三大宗教。研究人員稱佛教在荷蘭發展與伊斯蘭教一樣快速,有可能出現佛教普及化的情形。
研究人員估計,荷蘭現在約有二十五萬佛教徒,且絕大部分是白人。一九九八年時,荷蘭佛教徒只有一萬六千人,其中一萬二千人是亞裔移民,荷蘭本土的佛教徒僅有四千人。
研究人員比較發展同樣迅速的伊斯蘭教和佛教,發現在政治家和一般民眾心目中,「佛教的形象極好」,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個人的、崇尚和平的信仰,不涉暴力。
普爾修斯認為,很多荷蘭人雖然受到佛教強烈影響並以佛教徒自居,但是其實對於佛教的內涵缺乏深入了解。他也批評國內已經開始出現的商業化現象,例如在管理學課程中,不是按照佛教關於貪欲的理論來反省信用危機,而是強調用佛教來優化生產過程。
中國人民大學宗教系一位研究者認為,荷蘭信教人口僅四成,傳統主流信仰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後急遽衰退,天主教徒人口從一九七○年代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降到如今約百分之二十六點六,因此給一些新興宗教快速發展的機會。但是二十五萬佛教徒相對於荷蘭一千六百五十萬的總人口而言,僅占百分之一點五的比例;相較之下,基督徒(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合併計算)的數量仍占宗教人口絕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