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端午

李人慶 |2009.05.28
908觀看次
字級

端午節,很多古老的習俗都溫馨且令人回味。

比如說插艾葉。艾葉生長在山坡地,鬱鬱蔥蔥,蓬蓬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夏日裡瘋長的秋菊。端午節的早晨,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把帶著露珠的艾葉用鐮刀割下,插在窗櫺,掛在門庭,且不說可以驅瘟避邪,僅那沁心潤肺的馨香,像是穿越田野的鄉風,讓人滿心歡喜。

再比如包粽子。老家的粽子是用槲葉包的,包好的粽子叫槲墜,有一種奇特的清香。採回的槲葉,要先在鍋裡煮,然後放在水裡泡,接著用竹籃把煮好的槲葉帶到清清的小河,在水中隨意地扒拉幾塊石頭堆成一個池子把槲葉放進去,赤著雙腳,坐在石頭上,把兩個葉子面對面對貼在一起,用手輕輕磨去葉面上的茸毛,使之光滑,這樣包出來的粽子就不會黏在上面。

磨槲葉的同時,母親也已經將糯米和紅棗泡好。包粽子的時候都是用兩個槲葉交錯疊放在一起,撈一把水中的糯米放在槲葉的中央,然後放上兩顆紅棗,相互幾折,用煮好的稻草或是一種叫「羊鬍子草」的東西輕輕捆紮起來,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在老家,端午節有把紅黃藍綠白等五色線繫在小孩兒手腕和腳腕的習俗,說可以避邪保平安。很小的時候,害過一場病,差點奪去我的生命。母親後悔說是因那年端午沒錢買絲線才差點失去她的兒子。從此,每年端午,母親總會早早買回五色線,早早把它綁在我的手腳,然後,再縫製一個憨態可掬、叫「搬腳娃娃」的香袋掛在脖子上。

又是一年端午。我又想起了家鄉的艾葉,想起了母親包的粽子,還有母親手中那色彩斑斕的絲線,永遠繫在了我的心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