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約定俗成讀音 出版業者反對用古代讀音 1個月後完成試用版 預計明年夏天完成
【本報台北訊】日前引發爭議的「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教育部完成修訂版,同意牛「仔」褲可從俗念ㄗㄞˇ,馬「偕」也可念ㄐㄧㄝ,但對於其他爭議,委員則不退讓,認為只要是錯念的字,就不該從俗、以訛傳訛。
一名小四學生的媽媽上教育部網站抱怨,「國字的讀音及寫法一改再改,讓我們不知所措」,教育部加快「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修訂工作,昨天舉辦第一場公聽會,有教科書業者認為,若所有字都堅持古代讀音,「乾脆讀甲骨文算了!」教育部預計,一個月後完成試用版,明年夏天完成修訂。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於八十八年公布至今將近十年,各界對部分字的讀音很有意見,教育部根據各界反映意見重新修訂。例如:「偕」原訂為ㄒㄧㄝˊ ,但「馬偕醫院」則以「約定俗成」的原則讀ㄐㄧㄝ。
教育部國語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表示,委員會是從「便利教學」、「日常生活用語」及「口語音讀為主」等三原則,進行一字多音審訂。有些字增加約定俗成的讀音,例如「牛仔」的「仔」(音ㄗㄞˇ),但歌「仔」戲仍讀「 ㄗˇ」。讓媽媽們很困擾的「蛤蜊湯」,修訂版草案仍堅持「ㄍㄜˊ ㄌㄧˊ」才是正確讀音。
出席座談會的教科書商代表反應,像「擲骰子」的「骰」一般讀作「ㄕㄞˇ」,字典卻註明讀「ㄊㄡˊ」,易造成教學困擾。教育部國語會委員胡建雄教授說,「ㄕㄞˇ」是北京人讀音,南方人讀「ㄊㄡˊ」,跟閩南語發音較近。
國語會另一位委員張文彬強調,「語言是國家長遠的命脈」,有些字的讀音可從俗,但有些字從俗會鬧笑話。
但翰林出版社代表卻有不同看法,認為若所有字都要堅持古代讀音,「乾脆讀甲骨文算了!」他反對「友誼」的「誼」讀做「ㄧˋ」。
與會者也反應,同一個字國小和國中教法不同。胡建雄表示,問題出在國中小教科書由不同人審查,教育部未來會進行協調。
陳雪玉說,辦三場公聽會後,教育部匯集意見,先花一個月作網路試用版,試用一年後,預計明年夏天修訂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