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今年世界肝炎聯盟的資料,全世界平均每十二個人有一人罹患肝炎,台灣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受B、C型肝炎感染,是全世界值的兩倍。
台灣自一九八四年七月起全面施行嬰幼兒B肝疫苗免費接種政策,截斷母子間的垂直傳染,目前垂直感染的傳播問題,多數已獲解決。
C肝雖無疫苗可供使用,但政府有效宣導、大力取締密醫與密藥、推動拋棄式針具使用、落實血庫篩檢等措施,加上台灣醫療品質日益提升,傳播管道減少,未來新感染人數可望逐年下降。
針對B肝帶原及C肝感染等慢性肝炎患者,中央健康保險局自二○○三年十月起開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B、C型肝炎治療試辦計畫」,對於符合治療條件者提供抗病毒藥物及干擾素治療,可預見未來中高年齡慢性肝炎患者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也將逐年減少。
肝病有國病之稱,盛行率極高,當年參與白曉燕命案偵辦的警員中,竟有兩位因B肝帶原導致肝癌而命危。其中一人已不幸於今年年初辭世,另一位警員賴江漢則在九十三年換肝成功,撿回一命。
賴江漢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民國九十二年例行體檢時,發現罹患肝癌,肝臟內大小腫瘤共有三個,二度接受栓塞治療,但是仍發現肝腫瘤轉移腦部,接受換肝手術,康復後,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服務至今。
疾管局呼籲民眾主動了解自己的帶原狀況;如果是B、C肝的感染者,應避免捐血、不安全性行為、與他人共用牙刷及刮鬍刀等器具,減少肝炎傳播的風險,並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