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德國貝特曼基金會智庫進行的大型研究顯示,全球絕大多數青少年擁有宗教信仰。研究負責人馬丁‧羅傑博士說,這項世界性的研究,有助導正有些人認為信仰虔誠度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見。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全球五分之四以上(百分之八十五)的年輕人有宗教信仰,近半數(百分之四十四)信仰很虔誠;僅百分之十三表示,他們對上帝或信仰不感興趣。 有人認為,年輕人不如他們父輩或祖輩熱衷信仰,這是西歐典型觀點,但與全球實際情況不符。這項研究負責人說,發展中國家和伊斯蘭國家的年輕人對信仰感興趣;另外,例如天主教世界青年節,有成千上萬的青年齊聚歡慶,展現新世代對信仰懷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研究顯示,除歐洲外,百分之八十的青年基督徒信仰很虔誠,歐洲則僅百分之七的青年基督徒信仰虔誠,而百分之二十五坦誠只是教會有名無實的成員。
非歐洲的天主徒中,虔誠信仰的人超過百分之六十八,而歐洲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在美國百分之五十七以上的青少年有每天禱告的習慣,相較之下,很少歐洲年輕人每天禱告。
在尼日利亞和瓜地馬拉,百分之九十的年輕人至少每天禱告一次。而在其他信仰虔誠的國家,如印度、摩洛哥、土耳其等,四分之三的人有禱告的習慣。
另外,根據美國的研究,青少年普遍接受宗教信仰並定期做禮拜,但對於宗教的相關知識與教義的認識度有待加強。
研究顯示,宗教信仰確實對青少年生活有很大影響,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較能維持傳統性觀念及其他道德標準,包括情緒管理、教育程度、人際關係、社會親和力、迴避危險等。
研究報告指出,由於美國人種多元化,大多數青少年都沿襲雙親的信仰傳統,至少百分之八十的青少年分別信仰基督教新教派、羅馬天主教、東正教、摩門教或猶太教。
帶領該項研究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社會學者克理斯恩‧史密斯,在其著作《心靈探索:宗教與美國青少年的精神生活》表示,神不僅是管家,也是無形的心靈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