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宗教在人間的意義

 |2006.03.29
539觀看次
字級

這幾天一直關心著一條新聞,現年四十一歲的伊斯蘭教徒拉曼,過去十六年一直住在德國,在那期間,他改信基督教,兩個禮拜前回到阿富汗之後,因改信基督教而遭起訴,面臨可能被判死刑的命運。這個案件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彈,雖然伊斯蘭教多位教士堅持判他死刑,但是前天的最新的消息指出,拉曼可能被送到精神病院,逃過被處死的命運。

同一時間,第三十二屆國際自由宗教聯盟世界大會在佛光山如來殿舉行,來自十九國的五大宗教代表分別以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神道及普救會協進會進行祝禱,祈願種族宗教融合,為人類福祉、世界和平而努力。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表示,各宗教對談的基本原則,除了真誠表達宗教與信念,找尋各教共同價值觀,對抗邪惡勢力,解決世界急迫的困境外,更重要的是推廣宗教間的兄弟愛。

星雲大師以「宗教與自由」為題,進行主題演說,強調宗教不要排他,尊重才能相互包容;教派不要內鬥,對外才能發揮力量;彼此不要執著,無我才能共創和諧;人我不要對立,慈悲才能促進和平。當前的世界仍多紛爭與戰亂,未來世界想要和平,宗教仍是極重要的角色。

雖然當前宗教間因為對立,竟然反成為破壞世界和平的主因,因宗教挑起的紛擾層出不窮,但是只有宗教了解自己在人間的存在的意義,彼此攜手與共融,才是未來世界和平的希望,從梵諦岡到佛光山都在做這些努力,這種努力不會白費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