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關廟訊】台灣各處可見的「關廟鳳梨」,下月起若無關廟鄉農會發的註冊條碼與序號,就是「假貨」。關廟農會將「關廟鳳梨」這四個字申請產地團體商標註冊,日前獲經濟部通過,只有關廟鄉農會會員、產銷班員才能使用,任意使用將追究侵權。
農會推廣股長陳永昌指出,關廟是台灣鳳梨的故鄉、主產地,品質與拍賣行情都高於一般產區,但年產不到兩萬噸,那有可能到處都有,許多業者冒用關廟名號提高價格,影響關廟農民權益,消費者吃到難吃的假關廟鳳梨,也會損害關廟鳳梨名聲,註冊只是正本清源。
陳永昌表示,農民申請通過審核,就有農會授權碼,標記農民身分、栽培品種與有效期限,農民需參加一定時數生產栽培管理講習,鳳梨不能檢出農藥殘留,確保關廟鳳梨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