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時代》雜誌網站二十二日刊出分析指出,今年四月是美中兩國在未來軍事上,採取競爭或合作的歷史轉捩點。
四月初,美國國防部長蓋茲削減軍事預算,到四月底海軍軍令部長羅夫海德參與中國海軍大閱兵,一個月來,美方善意不斷,希望一掃日前南海「無懈可擊號」美中衝突陰霾。然而,目前中國如何接招,卻仍然動向不明。
《時代》在〈中國海軍:對美威脅有多大?〉一文中指出,中國海軍在青島大展軍威,顯示中國海軍的迅猛成長:中國不僅大派軍艦在東非掃蕩海盜,在南海還停有八艘難以偵測的基洛級潛艦。
上周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更表示,中國需要獲取更多高科技武器,以「增加在鄰近海域海戰的戰鬥力」,而中國自製的航空母艦已啟動。
中國的軍事舉動,近年來在華府、甚至是五角大廈引起激烈爭論。鷹派人士認為,中國正一步步將美國逼出太平洋,將太平洋畫為自己的「湖泊」,而不是美國的「池塘」。
儘管如美國企業研究中心的軍事分析家唐奈利等鷹派不停宣稱中國意圖就是趕走美軍,但國防部長蓋茲仍表示,不認為中國試圖把第七艦隊趕出太平洋。
蓋茲還宣布大砍國防預算計畫,同時把經費挪用到在阿富汗等地參與小型戰爭的軍人身上,讓他們有更好裝備。該文分析,這向北京釋出強烈訊號:美國也許根本不把中國人當敵人看,所以才大減潛在戰爭所需經費,改用在現有戰爭上。
但中國在軍費預算與軍事意圖上,始終保持神秘態度,這讓美方備感挫折,好比中國宣稱其二○○八年軍事花費僅六百億美元,但美國多認為數字在這二倍或三倍之譜。
該文總結,軍事周年演習來來去去,但美方釋出如此善意的機會不多,中國應把握機會,讓兩國軍事關係從競爭轉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