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葬遺愛救珊瑚 讓靈魂森呼吸

 |2009.04.23
452觀看次
字級

落實環保 德州森林公園開放灑骨灰 收費購買保留地 海葬造礁 有益海底生態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做環保不必因為死亡而結束!美國德州公園及野生動物管理局(PWD)計畫開放民眾把骨灰灑在森林保護區,收取的費用,將用來購買更多土地設置保育區。其他環保殯葬新選擇也紛紛出爐,也形成龐大新商機。

美國退休協會(AARP)二○○八年統計,美國逾五十歲人口中有百分之四十三對環保葬感興趣,比二○○七年的百分之二十一多出一倍。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每年營收一百二十億美元的美國殯葬業也跟著改頭換面,綠色葬禮協會執行董事斯希就說,該會一年前只有十來家合作業者,現已逾三百家。

紙製棺材

燒得安心無污染

PWD可能成為美國首次允許民眾在森林保護區內灑骨灰的政府單位,局長侯靈渥斯說:「每年若有數萬人這樣做,州立公園擴張速度將倍增。」PWD正和綠葬協會簽約,部分營收用來購入保育土地。

俄亥俄州冠軍公司本月推出無毒又可生物分解的防腐處理液,以「合理時效」暫時保存遺體。供應棺木的麥修國際公司預定今夏推出使用回收材料製成的「紙」棺材,重量約僅一般木棺的一半,花費減少百分之七十五;該公司也已開發出電腦控制的熱感應器,火化爐能源效率可提高四成;另計畫今年將設置第一座生物火化系統,以熱水加壓及鹼性化學藥物取代燃燒。

海葬遺愛海洋也是選擇之一。羅德岱堡的海王星紀念礁,可將骨灰保存在海平面下四十呎處、人造礁的樑柱和窗楣中,價格從二千六百九十九美元至三千九百九十九美元,視海底長眠位置是否搶手而定。這座人造礁可抗五級颶風,最多接受十二萬人下葬,不僅減少陸上墓園面積,還有助珊瑚生長及海底生態。

自然葬禮

在裹屍布中分解

另一方面,自然葬禮也蔚為風潮。愈來愈多人會把死者用簡單的裹屍布包住,或放在可分解的棺材中,埋在森林中的墓地。綠色葬儀協會(Green Burial Council)自二○○五年起核發認證給環保的殯葬業者,二百二十家殯葬館同意停用防腐劑,十七家墓園停用化學物品,十四家棺材公司製造無毒、可分解的棺材。

著有《從現代葬禮到自然葬禮》一書的哈理斯說:「自然葬禮是環保流行,其儉約性有很大的吸引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