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可喜的靜,並不是全無聲無息或萬物停滯的靜,倘若你的心不「定」,飄蕩起伏著,那麼,哪兒有「靜」呢?心定,則靜;心寧,則靜。那是源於自身性靈。
山光水色總容易使人陷入沉靜,因山的秀媚、因水的澄明,身體接受著異於都市之燈紅酒綠的寧,我們丟棄了一身的驕態,暫且放下名利的爭鬥,自然,拾回生命中最單純的寧靜。不是無聲的,萬籟依舊演唱著生命之歌。
我喜歡靜。正確的說法,我需要靜。
步入自然是最簡單之道。輕捧一掬清淺的溪水,觸著它的靈動,讓它用無拘的形態撫慰一顆極需平靜的心,如此,那親切安詳的靜便隨之伴來。或是,曬個日光浴也是靜之所在,我喜歡躺在山坡上、堅固的樹幹上,在一個讓自己充電的時候。闔上視覺感官,以我寸寸的肌膚,鬆放的雙耳感覺日之暖、鳥之鳴、蟬之唧,讓我隨風飛揚的梢指引,靜之所在。
一切的安詳、致寧皆源於「心」,定、寧,則靜。逃離都市的喧鬧只是使己心靜的一種手段,步入自然並非唯一之道,但這種經紓放性靈的感覺卻在自然中最易捕捉。於是我們遠人為、近自然,丟棄物質的爭逐,挖掘精神和性靈,為的是酖酖感覺寧靜。
真正可喜的靜,並不是全無聲息或萬物停滯的靜,「靜」田心生,環境可以嘈雜你的心靈,卻也可以撫慰你的心靈,正如我所感,自然靜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