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和把務農當做功德 打造獨特生態池 CD片防蟲害 加上耐心愛心 好蔬果傳千里
【本報橋頭訊】「別再糟蹋環境,留一塊淨土給後代子孫吧!」投入有機農產十七年的懷恩有機園負責人陳金和,從感恩大地孕育萬物的心,觀察大自然變化,打造獨特生態池、發明降低病蟲害「小撇步」,強調「天然的最好」,全家都賺到健康。
陳金和務農四十餘年,今年六十三歲的他,年輕時在高雄縣橋仔頭、旗山等糖廠任職服務並退休,因此認識很多農業專家,對有機農業的認識就是從這開始。
他說,他的父母今年八十五歲,天天下田、巡視作物,都吃自家種植的有機菜,身體硬朗,「經營有機農產後,最大獲益不是金錢,而是健康。」基於這個認知,他近年積極傳播有機理念。
「有機不能噴農藥,耕作有技巧,」陳金和表示,同一塊田地不能長期栽種同一種作物,因此採用輪耕、間隔耕種不同蔬果;在藤蔓型蔬果類的架上懸掛CD片,利用光線折射降低昆蟲飛來產卵;農田四周興建綠籬,種植檸檬、薄荷、紫蘇等氣味強烈的辛香植物。
真正降低病蟲害的「法寶」是一處生態池,「挖掘一塊直徑約七公尺窪地,有浮萍、蓮花等水生植物,裡面養魚可吃孑孓,池邊環繞蘆葦、水蠟燭、香茅等,吸引青蛙、蟾蜍駐足,利用生物相生相剋原理,把惱人的害蟲吃光光。」
有機耕作不容易,需要耐心,「基肥得花上數月的天然腐化才能使用,土壤也得定期深層翻新,」陳金和說,照顧農作像照顧家人,要給最好的有機肥料,加上「愛心」,農作才會長得好。
陳金和認為,從事農業的人,要當作在做功德,不要任意破壞土壤,種出最好的蔬果,是他最大成就,很多顧客被他「疼惜咱土地」的心感動,也一起「逗陣」幫忙推廣有機農產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