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法句經】(10) 克服死亡之法

文/本覺 圖/李鎬信 |2009.03.12
931觀看次
字級

都已在死亡邊緣徘徊了,還要耽溺於欲望?

「採集諸花卉,心生染著,又無法厭足貪欲的人,沉淪生死。」--《法句經》



《法句經》中的〈花品〉,記載很多以花為喻的教法,它借助花的美好及花的無常譬喻生活。這偈頌的故事,以天上的一天等於地上人間的一生做為對比。故事主人是葩倜扑姬喀(枯瑪莉)女子,本是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帝釋的妻子,每日在天界採集美麗花束,過著快樂美好的生活。然而有一天,這女子突然往生,並下生到人間;之後結婚,生了四個兒子,但已為人母的她,還時刻惦記著天上的生活,發願有一天要回到丈夫的身邊。

雖然如此,她在人間用心致力的工作,並皈依僧人,誠心誠意地對待、供養法師們,期待有一天能再與天上的丈夫相會。有一天,她如往常一樣打掃法師們居住的講堂後,突然往生,且如願地往生到三十三天。

從中可以看出兩件事。首先,她誕生於人間、結婚、成為母親,真心對待比丘法師,就這樣度過了一生。但當她再次往生天上,天上的時間才過了一會兒。

其次,世人生命非常無常,以天人的角度看人間的一生,只相當天上短短的一天,可是世人為生存為生活,隨欲望而逐。如採集美麗的花一樣,如果只為追逐快樂的感覺而活,那麼活一千年或一天有什麼差別嗎? 死亡,每一瞬間緊跟著人們。

生與死緊緊相隨,都是我們的日常事,所以佛陀時常教導我們生與死一起觀照。其他宗教有提倡永生者,撫慰人們生到神的天國,對畏懼死亡的人,這不無撫慰的作用。佛教不是懼怕死亡的宗教,它提倡有生必有死的真理教法。佛陀以採花為喻,勸人們心不要深陷欲望中。他並讚歎超脫死亡之牢籠、獲得自由的人。

死亡不管何時到臨,我們都會情不自禁悲傷。《賓頭盧為王說法經》中記載一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奔馳於生死曠野的獨行者,被惡象追趕而掉到井裡,兩腳僅以葛藤支撐住,井上有憤怒大象的威迫,腳下有毒蛇張口欲咬;又有象徵歲月的黑白老鼠,啃食他賴以活命的葛藤。

在如此危急關頭的孤獨者,無意發現葛藤之間的蜂巢掉下了一滴蜂蜜。他因舔嚐蜂蜜的甜美快感,竟忘記自己還在身陷險境中!人在面臨死亡時,仍緊緊被欲望操控,浪費光陰,這故事比喻我們的愚癡。我們須正視無常,決心以從容不迫的態度,來迎接隨時到來的死亡,如此才能過著解脫自在的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